戰略性新興產業施展拳腳 助力穩增長
作者:六豐財務122 11-04 16:16
種種跡象顯示,明年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將是一個較大概率的事件。而在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年經濟“穩增長”或將得以提升。
事實上,目前高層的一些表態也顯示出一些端倪。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11月21日舉行的第22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確保經濟復蘇是壓倒一切的任務,不平衡的復蘇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但就經濟所處的現實環境而言,此次很難寄望政府再次采取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仍將是明年經濟發展的主線。政府有可能會進一步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十大重點產業發展,進而促使其成為工業增長的有力支撐。與此同時,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逐步脫穎而出,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中國宏觀經濟正處于一個兩難境地,既不能松也不能緊。在這樣一種困境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中國經濟的唯一出路。只有如此,提高經濟的整體效率,才能既不會爆發惡性通脹,也不至于“硬著陸”。
十大重點產業或二次發力
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出臺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從當前十大重點產業的發展狀態來看,規劃對解決國際金融危機下的短期困難已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為拉動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性力量。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一位專家指出,對中國經濟而言,在產業結構調整沒有完成、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力還沒有出現的背景下,原有的經濟驅動力不應當被弱化。
對十大重點產業進行規劃有利于維持“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的平穩增長,并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時,客觀存在“保增長”和“調結構”目標側重問題。目前看來,我國經濟長時期保持高速增長后必然會出現一段時期的增速回落,我國工業也將步入中速增長階段。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應該成為未來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
上述專家指出,產業政策是政府介入經濟生活的重要杠桿,但經濟發展至今,政府在實施產業政策時應該防范因為過多依賴行政手段而造成對市場機制和競爭秩序的破壞,從而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據了解,下一階段,相關部門或將評估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執行情況,對現有政策適當調整,制定新的產業發展專項規劃,避免因為政策的突然退出,導致企業無所適從。但在新的專項規劃中,更側重于加快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機制等手段實現產業政策的目標,并盡量避免采取過多的行政干預措施。
戰略性新興產業走上前臺
為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尋找支撐下一輪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搶占下一輪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目前世界各國紛紛提出要把發展新能源產業、推行低碳經濟等作為應對經濟危機、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我國也提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短期來看,新興產業還難以取代傳統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毫無疑問,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步走上歷史舞臺,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所言,中國經濟發展即將由低成本要素驅動階段,邁入生產率和創新驅動的階段。新階段,創新是結構升級最有力的引擎。必須克服困難,依靠創新,堅定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實施細則的逐步出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進一步獲得信貸、稅收等政策支持。事實上,現實發展環境也迫切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走上前臺,這事關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局。
具體而言,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節能環保或許會走在發展的前列。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深入百姓生活,從而決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市場空間。“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一代產業”,作為整個工業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有必要走在發展前列。而在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全球共識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也具備了深厚的發展基礎。
事實上,目前高層的一些表態也顯示出一些端倪。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在11月21日舉行的第22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表示,當前全球經濟形勢依然嚴峻,確保經濟復蘇是壓倒一切的任務,不平衡的復蘇比平衡的衰退要好。
但就經濟所處的現實環境而言,此次很難寄望政府再次采取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業內專家普遍認為,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經濟發展協調性和競爭力,仍將是明年經濟發展的主線。政府有可能會進一步出臺政策措施促進十大重點產業發展,進而促使其成為工業增長的有力支撐。與此同時,代表著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逐步脫穎而出,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中國宏觀經濟正處于一個兩難境地,既不能松也不能緊。在這樣一種困境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中國經濟的唯一出路。只有如此,提高經濟的整體效率,才能既不會爆發惡性通脹,也不至于“硬著陸”。
十大重點產業或二次發力
為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我國出臺了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從當前十大重點產業的發展狀態來看,規劃對解決國際金融危機下的短期困難已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成為拉動我國工業經濟企穩回升的關鍵性力量。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一位專家指出,對中國經濟而言,在產業結構調整沒有完成、新的經濟增長驅動力還沒有出現的背景下,原有的經濟驅動力不應當被弱化。
對十大重點產業進行規劃有利于維持“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的平穩增長,并成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初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時,客觀存在“保增長”和“調結構”目標側重問題。目前看來,我國經濟長時期保持高速增長后必然會出現一段時期的增速回落,我國工業也將步入中速增長階段。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應該成為未來政府政策的重中之重。
上述專家指出,產業政策是政府介入經濟生活的重要杠桿,但經濟發展至今,政府在實施產業政策時應該防范因為過多依賴行政手段而造成對市場機制和競爭秩序的破壞,從而對經濟的長期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據了解,下一階段,相關部門或將評估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執行情況,對現有政策適當調整,制定新的產業發展專項規劃,避免因為政策的突然退出,導致企業無所適從。但在新的專項規劃中,更側重于加快體制改革、完善市場機制等手段實現產業政策的目標,并盡量避免采取過多的行政干預措施。
戰略性新興產業走上前臺
為擺脫國際金融危機,尋找支撐下一輪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搶占下一輪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目前世界各國紛紛提出要把發展新能源產業、推行低碳經濟等作為應對經濟危機、調整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手段。我國也提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短期來看,新興產業還難以取代傳統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毫無疑問,戰略性新興產業正逐步走上歷史舞臺,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正如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所言,中國經濟發展即將由低成本要素驅動階段,邁入生產率和創新驅動的階段。新階段,創新是結構升級最有力的引擎。必須克服困難,依靠創新,堅定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走出一條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
分析人士指出,伴隨著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實施細則的逐步出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進一步獲得信貸、稅收等政策支持。事實上,現實發展環境也迫切需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盡快走上前臺,這事關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局。
具體而言,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和節能環保或許會走在發展的前列。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深入百姓生活,從而決定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具備了相當大的市場空間。“一代材料、一代裝備、一代產業”,作為整個工業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有必要走在發展前列。而在應對氣候變化已成全球共識的背景下,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也具備了深厚的發展基礎。
分享: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