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望登頂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作者:六豐財務132 11-04 16:15
內容摘要:“按照目前的趨勢,明年中國貨物貿易肯定會超過美國,今年中國能否勝出還取決于接下來幾個月的數據,最后不管哪一國勝出,差距微乎其微。”一位不愿具名的商貿系統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今年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指日可待。
“按照目前的趨勢,明年中國貨物貿易肯定會超過美國,今年中國能否勝出還取決于接下來幾個月的數據,最后不管哪一國勝出,差距微乎其微。”一位不愿具名的商貿系統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今年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根據中國海關和美國商務部普查局數據,今年1-9月,中美兩國貨物貿易總額分別為:26774.4億美元和27367.2億美元,中國低于美國592.8億美元,去年同期則低于美國1896.6億美元,差距已大大縮小。
先期出爐的中國10月份外貿數據為2980億美元,即將揭曉的美國10月份貿易數據顯得尤為關鍵。“美國去年10月是最高值,今年大約會到3300億,這樣可以拉開中國300億,由于圣誕節等季節因素,中國的貿易峰值出現在12月份,11月也會領先美國,這兩個月大約可追回幾百億。”上述人士表示。
中國能否在今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因此而懸念重重。
在12月7日召開的《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2012年歐美外需市場的情況不會有根本性好轉,國內各種綜合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將持續。中國在外貿出口上將重點開拓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出口。
結構調整穩外貿
對于即將公布的11月外貿數據,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盡管來自美國需求似乎強于預期,但隨著歐元區陷入衰退,中國外需總體而言仍進一步惡化。因此,我們估計11月中國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但幅度不大。”
11月26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織的“2012中國經濟形勢解析高層報告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展望2012年外貿形勢時也表示:“有人說中國今年可能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但是從9、10、11、12月的趨勢來看,數字上和美國很接近,有可能超過美國一點點,幾百億美元或者幾十億美元,也可能少一點,現在還不敢說是不是能成為全球第一。”
今年前10個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4.3%,雖然較去年同期低12個百分點,但在全球市場低迷的態勢下,已屬于“風暴中的平靜”。中國進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可以歸結為一系列外貿結構調整政策作用的結果。
自2007年以來,中國對外貿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現在:調整和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以及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產品的出口退稅;調整進出口關稅稅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關稅等等。
“結構調整更重要的是貿易結構有新的變化,過去都講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的比重在提升,今年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比重雖然沒有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們認為結構還是很好。”沈丹陽表示。
根據商務部目前的統計情況,今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比如服裝、鞋帽等輕工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的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的出口比重進一步提升。高科技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提升,意味著價格提升、利益提升。”沈丹陽表示,即便是服裝和鞋帽這些產品,也可以有很高的高科技含量,過去常常被忽略了。
“不管怎樣這說明了中國外貿的發展,特別是今年有可能成為全球貿易第一,這樣的態勢讓美國和一些發達國家領導人感到很緊張,緊張的結果就是會采取打壓、圍堵我們的動作,現在已經看得出有這樣的趨勢。”沈丹陽表示。
后危機時代中美較勁
商務部數據顯示,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中國出口規模增長4.9倍,進口增長4.7倍,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隨著美國出口戰略計劃實施,必將壓縮其他國家貿易增長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中國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提升在世界貨物出口份額目標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按照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從戰略上謀劃后危機時代商務工作”的要求,2009年7月,商務部啟動了《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重大課題研究,提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性總體思路和框架。
根據課題組制定的目標,預計到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4萬億美元左右,其中貨物貿易出口將達到1.8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的比例約為9.8%,位居世界第一位;進口將達到1.6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的比例約為8.6%,位居世界第二。#p#分頁標題#e#
但目前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美國,不會讓中國輕易超越。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美國經濟要從過去以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轉向出口推動型和制造業增長模式,他在去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貿易發展指標確定為5年出口翻番。
如果這一計劃實現,意味美國出口將以年均15%速度增長,僅貨物貿易出口在5年后2014年就將達到2.1萬億美元,超過中國1.8萬億美元,而貨物和服務總出口將達到3萬億美元。
對此,中國商務部課題組在報告中發出預警:“如果目標實現,美國不僅將繼續保持全球貨物和服務第一出口大國地位,甚至中國貨物出口第一大國地位也有可能被美國取代。”
對于未來兩國進出口形勢的對比,中國并不樂觀,尤其出口領域第一的位置也面臨挑戰。目前中國外貿發展指標是全面的貿易指標,在考慮進出口的同時還要考慮貿易的平衡發展。而美國貿易發展指標只是促進出口,不需要考慮出口平衡以及減小順差等問題。
課題組認為,美國一直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總貿易出口國,雖然目前貨物貿易出口暫時退居第三位,但其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制造業,其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19%,只要強化出口促進措施,放寬出口管制,貨物貿易重返世界第一座次也并非臆想。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出口倍增計劃有一整套出口促進政策相配套,并且大多數政策措施不需要國會授權,在商務外交戰略以及更具攻擊性的貿易政策下,美國強勢回歸出口貿易,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
出口必須穩定
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趨緩的勢頭比較明顯。近期高層的一系列信號均指向“保增長”。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3日至4日在遼寧沈陽調研時,強調進出口必須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
沈丹陽認為,“前些年有人提出要想方設法擴大內需,言外之意是壓出口。2009年出口增長下降的經驗已經讓大家明白,穩出口不是我們主動要調的事情,通過壓出口達到貿易平衡是不可取的,壓出口不會帶來內需的增長,恰恰相反出口下降的同時消費也下來了。”“奧巴馬一上臺就提出擴大出口,制定出口戰略,他們看得很明白,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是自己主動壓出口的,對2012年的形勢我們看得更清楚,出口必須穩定增長。”沈丹陽表示。
對于明年的形勢,沈丹陽表示,外貿總體上繼續保持出口的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而為了穩出口就要有政策上的穩定,包括匯率政策、出口退稅、加工貿易政策、出口信貸等幾個層次的政策都要穩定。
至于進口政策會有哪些調整,沈丹陽表示:“進口政策還是繼續采取積極支持和鼓勵擴大的辦法。”然而,相較于美國在國家層級設立“出口促進內閣”、“總統出口委員會”等機構,中國后危機時代的外貿發展戰略尚待升級為國家戰略,在有些方面有待達成共識。
中國商務部課題組在報告中直言:“如果說中方在個別貿易政策領域還存在競爭優勢的話,在貿易體制競爭方面,中方則處于不利境地。”如對外貿易管理與決策部門過于分散,而且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超部門利益協調機構,使得各部門協調溝通較為困難,難以形成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得合理。
據悉,目前商務部正在研究后危機時代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方針,由國務院發布后將推進外貿相關領域的各項改革,部署未來5-10年我國外貿發展的戰略任務。
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指日可待。
“按照目前的趨勢,明年中國貨物貿易肯定會超過美國,今年中國能否勝出還取決于接下來幾個月的數據,最后不管哪一國勝出,差距微乎其微。”一位不愿具名的商貿系統人士告訴記者,中國今年有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根據中國海關和美國商務部普查局數據,今年1-9月,中美兩國貨物貿易總額分別為:26774.4億美元和27367.2億美元,中國低于美國592.8億美元,去年同期則低于美國1896.6億美元,差距已大大縮小。
先期出爐的中國10月份外貿數據為2980億美元,即將揭曉的美國10月份貿易數據顯得尤為關鍵。“美國去年10月是最高值,今年大約會到3300億,這樣可以拉開中國300億,由于圣誕節等季節因素,中國的貿易峰值出現在12月份,11月也會領先美國,這兩個月大約可追回幾百億。”上述人士表示。
中國能否在今年成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因此而懸念重重。
在12月7日召開的《中國的對外貿易》白皮書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崇泉表示,2012年歐美外需市場的情況不會有根本性好轉,國內各種綜合成本上漲的壓力也將持續。中國在外貿出口上將重點開拓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新興經濟體的出口。
結構調整穩外貿
對于即將公布的11月外貿數據,瑞銀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表示:“盡管來自美國需求似乎強于預期,但隨著歐元區陷入衰退,中國外需總體而言仍進一步惡化。因此,我們估計11月中國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但幅度不大。”
11月26日,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牽頭組織的“2012中國經濟形勢解析高層報告會”上,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展望2012年外貿形勢時也表示:“有人說中國今年可能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但是從9、10、11、12月的趨勢來看,數字上和美國很接近,有可能超過美國一點點,幾百億美元或者幾十億美元,也可能少一點,現在還不敢說是不是能成為全球第一。”
今年前10個月,中國進出口同比增長24.3%,雖然較去年同期低12個百分點,但在全球市場低迷的態勢下,已屬于“風暴中的平靜”。中國進出口保持穩定增長,可以歸結為一系列外貿結構調整政策作用的結果。
自2007年以來,中國對外貿結構調整的政策體現在:調整和完善出口退稅政策,降低或取消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資源性產品以及容易引起貿易摩擦產品的出口退稅;調整進出口關稅稅率,加征或提高了部分資源性產品出口關稅等等。
“結構調整更重要的是貿易結構有新的變化,過去都講機電產品、高科技產品的比重在提升,今年機電產品和高科技產品的比重雖然沒有進一步提升,但是我們認為結構還是很好。”沈丹陽表示。
根據商務部目前的統計情況,今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比如服裝、鞋帽等輕工產品。但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密集型產品中的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的出口比重進一步提升。高科技含量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提升,意味著價格提升、利益提升。”沈丹陽表示,即便是服裝和鞋帽這些產品,也可以有很高的高科技含量,過去常常被忽略了。
“不管怎樣這說明了中國外貿的發展,特別是今年有可能成為全球貿易第一,這樣的態勢讓美國和一些發達國家領導人感到很緊張,緊張的結果就是會采取打壓、圍堵我們的動作,現在已經看得出有這樣的趨勢。”沈丹陽表示。
后危機時代中美較勁
商務部數據顯示,加入世貿組織10年來,中國出口規模增長4.9倍,進口增長4.7倍,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進口國。隨著美國出口戰略計劃實施,必將壓縮其他國家貿易增長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中國鞏固貿易大國地位,提升在世界貨物出口份額目標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按照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從戰略上謀劃后危機時代商務工作”的要求,2009年7月,商務部啟動了《后危機時代中國外貿發展戰略》重大課題研究,提出中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戰略性總體思路和框架。
根據課題組制定的目標,預計到2015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4萬億美元左右,其中貨物貿易出口將達到1.8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的比例約為9.8%,位居世界第一位;進口將達到1.6萬億美元左右,占世界的比例約為8.6%,位居世界第二。#p#分頁標題#e#
但目前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美國,不會讓中國輕易超越。
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美國經濟要從過去以債務推動型增長模式轉向出口推動型和制造業增長模式,他在去年的國情咨文中提出,貿易發展指標確定為5年出口翻番。
如果這一計劃實現,意味美國出口將以年均15%速度增長,僅貨物貿易出口在5年后2014年就將達到2.1萬億美元,超過中國1.8萬億美元,而貨物和服務總出口將達到3萬億美元。
對此,中國商務部課題組在報告中發出預警:“如果目標實現,美國不僅將繼續保持全球貨物和服務第一出口大國地位,甚至中國貨物出口第一大國地位也有可能被美國取代。”
對于未來兩國進出口形勢的對比,中國并不樂觀,尤其出口領域第一的位置也面臨挑戰。目前中國外貿發展指標是全面的貿易指標,在考慮進出口的同時還要考慮貿易的平衡發展。而美國貿易發展指標只是促進出口,不需要考慮出口平衡以及減小順差等問題。
課題組認為,美國一直是作為全球最大的總貿易出口國,雖然目前貨物貿易出口暫時退居第三位,但其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制造業,其工業總產值占世界工業總產值19%,只要強化出口促進措施,放寬出口管制,貨物貿易重返世界第一座次也并非臆想。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出口倍增計劃有一整套出口促進政策相配套,并且大多數政策措施不需要國會授權,在商務外交戰略以及更具攻擊性的貿易政策下,美國強勢回歸出口貿易,已經有了清晰的路線。
出口必須穩定
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趨緩的勢頭比較明顯。近期高層的一系列信號均指向“保增長”。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3日至4日在遼寧沈陽調研時,強調進出口必須按照“十二五”規劃的要求,“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
沈丹陽認為,“前些年有人提出要想方設法擴大內需,言外之意是壓出口。2009年出口增長下降的經驗已經讓大家明白,穩出口不是我們主動要調的事情,通過壓出口達到貿易平衡是不可取的,壓出口不會帶來內需的增長,恰恰相反出口下降的同時消費也下來了。”“奧巴馬一上臺就提出擴大出口,制定出口戰略,他們看得很明白,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是自己主動壓出口的,對2012年的形勢我們看得更清楚,出口必須穩定增長。”沈丹陽表示。
對于明年的形勢,沈丹陽表示,外貿總體上繼續保持出口的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而為了穩出口就要有政策上的穩定,包括匯率政策、出口退稅、加工貿易政策、出口信貸等幾個層次的政策都要穩定。
至于進口政策會有哪些調整,沈丹陽表示:“進口政策還是繼續采取積極支持和鼓勵擴大的辦法。”然而,相較于美國在國家層級設立“出口促進內閣”、“總統出口委員會”等機構,中國后危機時代的外貿發展戰略尚待升級為國家戰略,在有些方面有待達成共識。
中國商務部課題組在報告中直言:“如果說中方在個別貿易政策領域還存在競爭優勢的話,在貿易體制競爭方面,中方則處于不利境地。”如對外貿易管理與決策部門過于分散,而且沒有一個強有力的超部門利益協調機構,使得各部門協調溝通較為困難,難以形成促進對外貿易發展得合理。
據悉,目前商務部正在研究后危機時代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的指導方針,由國務院發布后將推進外貿相關領域的各項改革,部署未來5-10年我國外貿發展的戰略任務。
分享:
下一篇:中國出口歐美食品合格率近100%
瀏覽排行 最新發布
- 01衛生部:研究血液制品 ...2019-11-04
- 02中國人民銀行發放61 ...2019-11-04
- 03民政部擬規定基金會重 ...2019-11-04
- 04應健全保障房建設投融 ...2019-11-04
- 05全國金融工作會議1月 ...2019-11-04
- 06陶瑞芝:鼓勵央企向上 ...2019-11-04
- 07半月談:把脈2012 ...2019-11-04
- 08上海市房管局副局長龐 ...2019-11-04
- 09通用航空業補貼即將落 ...2019-11-04
- 01資產審計之銀行存款收 ...2019-11-04
- 02資產審計之審查現金收 ...2019-11-04
- 03資產增減變動審計2019-11-04
- 04溫家寶元旦到湖南看望 ...2019-11-04
- 05北京今年將試點家具以 ...2019-11-04
- 062012年經濟領域新 ...2019-11-04
- 07北京市屬國企2011 ...2019-11-04
- 08生肖郵票帶動整體郵市 ...2019-11-04
- 09非美貨幣上漲金價高位 ...2019-11-04